2009年1月13日 星期二

武士之勇

轉載自:中國時報 E4/人間副刊 2009/01/08

《三少四壯集》只有故事能到達的深層之處

楊照
  一個在死亡威脅下都不會失去詩心詩意的人,最勇敢,也最值得尊 重與敬佩。
  日本傳統武士家的孩子,還很小的時候就會被送到陌生的家庭裡去 ,靠別人提供的貧乏、有限資源過活。他們在太陽升起前就起床,空 著肚子晨讀,不管怎樣寒冷的冬天都赤腳走路上學。一個月中有一兩 個晚上,他們分成小組彼此監視,整晚熬夜不睡輪流朗讀。
  長大一點,他們會去各種恐怖的地方,例如刑場、墓地或傳說中的 鬼屋。再斬首示眾還很普遍的時代,日本少年不只要去看行刑的過程 ,還要在夜幕落下後,隻身回到刑場,用小刀在切下來的人頭上作記 號,證明自己的勇氣。
  這是第一個故事。
  江戶城的建造者太田道灌死在刺客的長矛攻擊下。刺客知道太田道 灌精通詩詞,當長矛刺穿太田身體時,還唸了兩句詩:「啊!如此時 刻/生命之光將逝,空留餘恨……」聽到刺客唸出的詩,遇刺的太田 道灌竟然還能從容地接了兩句:「若非這樣的平靜時刻/又怎有機會 洞見人生光輝?」然後在詩句聲中緩緩斷氣離世。
  這是第二個故事。還有第三個故事。
  源義家帶兵與安倍貞任打仗,安倍軍潰敗,源義家從後追擊,看到 貞任的蹤影,他一邊拉滿弓準備發射,一邊對安倍貞任大喊:「一個 武士竟然將背朝向敵人,真是丟臉啊!」
  安倍貞任聽到了,立刻勒馬駐足,源義家瞄準的同時看清楚了安倍 貞任身上戰袍,突生感慨,一句詩脫口而出:「戰袍已被撕裂成碎片 ……」唸了前半句,安倍貞任竟然就接口說:「因絲線已在歲月中耗 損。」
  源義家鬆開了本來拉滿的弓,繼而轉身離去,讓安倍貞任得以逃離 戰場。旁人問他為什麼放走敵人?源義家說:「這樣一個人,被敵人 窮追時還能維持平靜心情,我無論如何不能用自己的箭讓他蒙羞。」
  這三個故事,出現在新渡戶稻造在他向西方人介紹「武士道」的書 中第四章。那一章的主題是解釋「勇氣」在日本武士生命中的意義。 新渡戶稻造先在正文裡講了第一個故事,然後接著在注釋中講了第二 和第三個故事。用後面兩個故事當第一個故事的解說,讀者很容易就 明白了:武士訓練勇氣,其終極追求並不是在戰場上無懼地攻擊敵人 ,而是真正能以平常心冷靜看待死亡,包括冷靜平靜看待自己的死亡 。一個在死亡威脅下都不會失去詩心詩意的人,最勇敢,也最值得尊 重與敬佩。
  這樣一種深植於日本文化,尤其是日本武士道中的特殊價值概念, 用敘述或分析的語言,多難讓外人理解!然而善說故事的新渡戶稻造 就靠並列三個表面上分歧相異的故事,讓故事彼此互註互證,不只是 敘述與分析達不到的深層之處得以有效呈露,而且還省了多少唇舌篇 幅!

沒有留言: